244 班瑪嘉羊洛者 (清早期) 端智仁欽唐卡

作  者:班瑪嘉羊洛者 (清早期)

尺  寸:53×42cm

估  价:RMB 150,000 ~ 200,000

拍品描述

唐卡 此幅唐卡是由青海同仁吾屯下寺的高僧班瑪嘉羊洛者於1720年創作的。它描繪了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上師高僧端智仁欽的傳法經歷和生平事跡。它不僅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也是佛教史和文化史的見證。 畫面的中央,面容慈祥身穿紅袍,頭戴金色法冠,手持金剛杵和鈴鐺的老僧,就是主尊的高僧端智仁欽。他創建了夏瓊寺,是14世紀藏地最有影響力的佛教大師之一,他不僅精通噶當派的教法,還將印度、中國和西藏的各種佛教思想融合在一起,創立了格魯派這個新的宗派。畫面的右上角,描繪的是高僧端智仁欽在給眾多弟子傳授佛法的場景。他一生都致力於弘揚佛法,為藏傳佛教做出了巨大貢獻。 畫面的左上角的小男孩就是7歲時跟隨高僧端智仁欽學習佛法的宗喀巴大師。他從小就表現出了超凡的智慧和悟性,他在高僧端智仁欽的指導下,受「勝樂」、「喜金剛」、「大輪」,「頂位」等怛特羅灌頂,後又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扎巴。他在九年的學習中,打下了堅實的佛學和文化基礎,後來成為了藏傳佛教最偉大的改革者和開創者。 這幅唐卡不僅內容豐富,形象生動,而且藝術技巧也十分高超。其佈局結構巧妙精到,線條穿插有致、果斷勁健人物神態惟妙惟肖。在主題與背景,主角與配角等關係上以距離遠近、色彩濃淡等散點透視手法做了藝術體現,使得人物形象飽滿莊嚴。 這幅唐卡自公元1720年創作,後供奉在吾屯下寺的宗喀巴大殿中,公元1878年擴建宗喀巴大殿時本寺比丘嘎瑪三塔多傑供奉在自己僧捨的佛堂中保管,在其後的多次社會變革中,由比丘嘎瑪三塔多傑的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保存,現在由其後代僧人洛藏加羊供奉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