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胡小石 行书诗文卷

作  者:胡小石

尺  寸:30×290cm

估  价:RMB 100,000 ~ 150,000

拍品描述

水墨纸本 长卷 释文:1.寄胡三:不见胡三抱瓮来,吴淞西望莫云堆。江城秋尽丹枫舞,一日桥头醉几回。咏王孝廉:羸马当年向武林,峻嶒钓碣敢相侵。秋风一夜塘涌晚,独坐空城作越吟。夜:故乡一片儿时月,海上随人更可怜。披衣自下重帘睡,不放清光到枕边。 寄柳大:落日还闻采白苹,汀洲行尽不逢春。城南明月休相照,愁杀吴兴姓柳人。江上:萧萧岸荻花全白,袅袅秋风酒半醒。惟有残阳不解恨,照人双鬓最分明。(此诗合用庚、青,用李长吉昌谷北园新笋诗生、青同押例可乎) 2.《丧服传》谓:吾姑在,吾谓之侄。此别于男子,不得谓兄弟之子为侄,言侄与姑为对称,不能与世父、叔父为对称也。谓吾姑而后,吾谓之侄,则谓吾世父、叔父在,吾不得谓之侄也。舅姑:《白虎通》曰:舅者,旧也。姑在故也。旧,故老人称也。舅姑通称老人,而有三别:谓父之姊妹为姑,谓母之兄弟为舅,一也;谓妻之父母为舅姑,而加外以别之,二也;女子谓夫之父母为舅姑,而加君或皇,加先以别之,三也。女子不能谓子之妻为侄者,(一)侄之本谊为兄弟之女,古者女子适人,侄娣从嫁,故侄者迭也,言其行事夫更迭进御也。兄弟之女有与己更迭事夫之义,而子之妻无之,故子妻不得谓侄。(二)侄之通称有丈夫妇人,女子虽适人,然有归宗之义,故侄以女至,女子归时郎依也。故有侄大功,丈夫妇人报。女子归宗,不能归子妇之家,故不得称侄。(三)子妻但称妇。妇,服也。有服从之义,侄但重恩,不言服也。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凡外亲之尊称舅。母之兄弟为舅,别于舅姑之舅,有二别:(一)母之兄弟之舅是通称也,夫之父则为君舅、皇舅,此称谓之异。(二)服不同,为母兄弟服,从外亲之例。女子为夫之父服,不杖期,从主服也。 3.杨柳枝:骢马归来讵有期,风前珍重旧腰肢。 十万黄金缕,织作春袍赠阿谁。春营旌画龙文,骄马嘶风叶底闻。万绿阴阴铃阁静,何时重见故将军。东海红桑不驻尘,西陵翠柏尽为薪。多情还是江潭柳,岁岁牵丝绾故人。(结句极工,嫌太落套)洛桥三月绿阴多,鸦鬓吹笙水上歌。日莫歌阑春又去,满天风絮奈愁何。一夜东风转柳球,弥天狂雪向西洲。朴帘点砌从来去,莫化浮萍逐水流。嫩翠轻黄欲化烟,赤阑桥下水如天。寻常一样垂杨树,栽向江南便可怜。新绿虽然占远郊,龙池雨露莫全抛。春来还擢纤纤叶,获得寒林旧鸾巢。柔丝袅袅复蒙蒙,谁道轻狂不耐风。君看阊门烟水里,含颦终古向吴宫。弹指青阳未展眉,灵捧泪灌枯丝。但令重见嵯峨色,化作春泥也不辞。 4.杨柳枝:江国三春花乱飞,台城一夕绿成围。南朝多少伤心事,天遣垂杨与发挥。荆台妙舞昔成行,束带何人媚楚王。今日渚宫残照里,可怜几树点秋光。(一作可怜如线缀秋光)清溪坏宅委荒墟,太液移根怨属车。往事宫莺偏识得,纤腰人是沈尚书。隋堤万树尚依依,斜月笼烟翠影微。莫向雷塘吹玉笛,等闲惊鹊又南飞。蓬莱宫阙鏁烟萝,旧苑恩光梦里多。堪羡空梁双燕子,衔花还得入灵和。摇落清秋几苦辛,红闺暗老斗妆人。回黄转绿都成梦,怜取蛾眉镜里春。 款识:余意更作数首写寄,愿代呈散原先生,求点窜,并请代定先後次第,有字句重复者请删去。翔冬三兄足下,光炜幸甚。 钤印:胡(朱) 著录:此卷诗文《夜》,著录於《胡小石论文集》附录《愿夏庐诗词钞》,第2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第一版。(书中误题为《月》) 展览:“墨韵梅香——纪念李瑞清先生逝世一百周年书画文献展”南京大学,2020年11月11日—12月6日。 备注:上款人“胡三”及“翔冬”,即胡小石挚友胡翔冬。胡翔冬(1884 - 1940),名俊,行三。安徽和州人,後迁居南京,入两江师范优级学堂,受教於李瑞清。1926年秋,经胡小石介绍,入金陵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