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瓷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公众账号
njjdpm
联系电话
025-83739973-806
13390799973
经典新闻
林散之、高二适“当代草圣”之争

当代书坛名家辈出,风格迥异,然称得上“草圣”者,当首推林散之、高二适先生。林散之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书法大家,享有“当代草圣”、“20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千年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等赞誉;高二适常用闲章中,有数方“草圣平生”印,另外还有“证草圣斋”、“草圣吾庐”等数印,亦不避“草圣”二字。

到底“草圣”之名该归何处?南京经典拍卖公司十一度推出“林散之书画专场”和高二适的《兰亭论辩致章士钊手札》,尽情展示二人毕生书法成就。

1970年初,启功先生看到林散之书法作品,曾恭敬的脱帽三鞠躬。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散翁当代称三绝,书法尤矜屋漏痕;老笔淋漓臻至善,每从实处见虚灵。”日本书坛巨擘青山杉雨也曾书赠:“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    鲁迅 无题  水墨纸本 镜心   24×120cm

林散之生前曾经自谓:其诗第一、画第二、书法第三。但现在“回头看”,尤以其草书艺术成就为最高。他在书法艺术上毕生曾下过很大功夫,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年少时初学楷体,由唐碑入手,后受碑学影响改学清代包世臣执笔悬腕方法,临习《张猛龙碑》、《贾使君碑》等魏碑,后又临写《礼器碑》、《张迁碑》等汉碑,继而又摹习颜、柳等诸人法度;第二阶段为从30岁起学笔行书,汲取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王铎、黄宾虹等先贤精髓,博采众家之长,书风为之一变;第三阶段为60岁后专攻草书,师法“二王”、怀素、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人笔墨意韵,以画法入书,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精积力久,自成一格。72岁后因洗澡不慎烫伤小指和无名指后改以三指执笔,最终“集千家米成一锅饭”,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化境。

 

 

林散之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

水墨纸本 镜心   123×245cm

 

他在创作上力倡书画同源、先入后出,既学古人但却更师造化、重参悟、求创新。他尤重执笔,认为应以中锋为上,爱用长锋羊毫,融合碑帖,多以水墨参差,刚柔相济,虚实多变,取意外之境,凭藉灵性淋漓尽致地进行创作。其行笔相对较慢,常常力透纸背,所作草书如龙飞凤舞、似仙风道骨,老辣瘦韧,圆浑矫健,果感飘逸,可谓“远看有势,近看有质”,颇具一种“得道成仙、出神入化”之书卷气息,人们从起伏跌宕的满纸烟云中还可领略到如同音乐的节律美、诗文的抒情美和国画的虚实美。

 

                  

林散之   毛泽东 清平乐·会昌                       林散之   自作诗 太湖纪游    

水墨纸本 立轴   105×32cm                          水墨纸本 立轴   108×34cm                 

 

高二适,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原名锡璜,号瘖盫、舒凫、麻铁道人、高亭主人。一生专制经史,精研诗文,又笃嗜临池。早年善临《明征君碑》、《曹娥碑》、《龙藏寺碑》及钟繇和王羲之书法;中岁喜效晋人书,尤好王献之行草;稍晚则专攻章草,醉心于《急就章》的研究,兼收五代杨凝式、明宋克等名家法度,尤以“证草圣”为先务,力溶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点画遒劲,结体多变,严谨中见骨力,平实中见险峻,凝重处显生动,惊矫纵横,笔随神驰,从心所欲而不逾乎矩。精于书法理论研究,为学严谨勤奋,善于穷理,颇多创见,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亦好吟哦,工于诗律。

 

高二适   信札

水墨纸本 横幅 28×65cm

 

在世人心目中,高二适早就被唤作了“狂人”。这自是1965年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促成的“兰亭论辨”所引发。时事流变,高二适已被追捧为一位刚正不阿的学者,其骨气和学力,在世事洞明之后,无疑显示出了魅力。但高二适的“狂人”形象,好像一下子还难以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及至“草圣平生”浮出水面,这不免让人生出“真是个狂人”的异想。徐湖平《高二适研究弁言》中说:在对高二适先生书法作品的评介上,众口一词称颂他行草书体的创作,而有当代“草圣”之誉。观赏高先生的草书精品,那种笔挟风云,墨舞龙蛇般的翰墨风采,会强烈持久地激动人心,使人们自然地联想到古代草书的最高成就。

 

 

高二适   兰亭论辩手札

水墨纸本 手卷  16×198cm

 

论辨始于六十年代中期,当时郭沫若先生于1965年第六期《文物》杂志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真伪》一文,在学术界、书法界掀起波澜。郭老根据南京地区1964—1965年间出土的晋人王谢墓石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经多方论证断言《兰亭序》帖是王羲之七代孙智永僧人依托的,进而推断“后人所崇拜的王羲之字迹大都不是王羲之自己写的”。这就意味着凡属祖刻《澄清堂》及其次《淳化阁》等丛帖上所刻右军书迹皆为伪,钟卫各同体字,包括汉的章草在内,也不复存在。由此对汉到魏晋近五百年的书史提出疑异。六朝以下书史、书评也受到冲击。二适先生见郭文后感到“惊心动魄”,认为“此乃不啻在帖学作了一大翻身”。正如章士钊先生由此而忧虑:“夫如是,诚不知中国书史经此一大破坏,史纲将如何写法而可?”

高二适与章士钊参与兰亭论辨之初,二适先生率先提出异论,于1965年7月7日完成《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寄呈章士钊先生。章老细核后荐呈毛主席云:“乃者郭沫若同志主帖学革命,该生翼翼著文驳之。钊两度细核,觉论据都有来历,非同随言涂抹。……该生来书,欲得我公评鉴,得以公表,……钊乃敢冒严威,遽行推荐。”毛主席经一夜审阅,翌日,即致函郭老云:“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酌处。……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如何?”同日又函答章士钊先生“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先生一文公诸于世。”毛主席致郭老函发出后第五天,二适先生的驳议文即载于《光明日报》。随后于同月其手稿全文影印发表于《文物》1965年第七期。这场《兰亭序》帖的真伪论辨就此发轫了。

南京经典拍卖此次秋拍推出的高二适《兰亭论辩手札》,高二适先生致孤桐老人章士钊手札一通,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有关《兰亭》论辩之重要资料,从信中可看出高先生的《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因孤桐老人转交毛泽东主席而得以发表。此时舒凫先生所耻之的阿谀献媚之士,南北腾口诽谤,暗潮陡起,一时成围剿之势,二适老人又寄两文意欲反驳,然四人帮白色恐怖已甚嚣尘上,其文当然石沉大海。高先生信中义正辞严、慷慨激昂,表现出一介文弱书生为伸张正义、为捍卫师门、为艺术兴废不甘作寒蝉而绝不妥协的高贵品德,此作精妙绝伦,笔画劲健,力能扛鼎,结体变幻莫测,因有感而发,兴之所至,故随意流走,一任大小轻重连断,欹正浓枯夹杂,一气呵成,为舒凫先生晚年之精品佳作。(见庄熙祖跋)

林散之、高二适两位先生均为草书大家,作品不拘一格,高自标表,均被誉为“草圣”,今次秋拍,南京经典呈现了二位“草圣”的顶级作品盛宴,谁是真正的“当代草圣”,还请诸位方家教正。

此次南京经典秋季拍卖会隆重推出推出十四大专场——《超凡入圣——圆霖大师书画》、《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大匠之道——陈大羽书画》、《江山多娇——新金陵画派》、《中国书画》、《俞剑华书画与收藏》、《最后一个中国画大师——朱新建书画》、《世界三——周京新、张友宪、范扬》、《家银青花》、《宝相庄严——金铜佛像香炉》、《匠心天工——瓷器杂项》、《传世国酒》、《艺术南京——南京顶级画家》、《江苏国画院书画家专场》。

南京经典秋季拍卖会预展时间2014年1月3、4号,拍卖时间2014年1月5、6号,南京丁山花园大酒店钻石厅、君悦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