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瓷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公众账号
njjdpm
联系电话
025-83739973-806
13390799973
经典新闻
南京经典春拍 | 金陵画派领衔“大美古代书画”专场



南京经典
2018春季拍卖会将于720日在南京金奥费尔蒙酒店拉开帷幕,届时将隆重推出《大美——中国古代书画》、《中国书画》、《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禅画宗师——圆霖书画》、《两江师范》、《艺术南京——南京顶级画家》、《案上烟云——文房清供》等专场。春拍预展时间720——21日,722日举槌开拍。

 

《大美——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是南京经典重点推出的学术性专场。自专场推出以来,大美专场以学术为支撑,让学术贯穿拍卖,并联合大美堂书画鉴藏社举办了一系列的相关学术讲座及古代书画雅集:从金陵到虞山——明清书画书画大美三百年广陵雅集秣陵雅集等。专业性、学术性为专场树立的良好的品质,两年来为广大藏家提供了诸多高质量的古代书画佳作,成绩斐然。

 

今春经典拍卖第五次推出大美专场。专场甄选明清各家二十九件精品佳作,包括金陵画派高岑艺术成熟期的精品山水,黄宾虹旧藏并多次出版的王鉴山水小景,扬州画派的金农、郑板桥、李复堂、高凤翰的竹、兰、书法,清代界画名家袁江、袁耀父子的精品界画,明末清初的两位女性画家马湘兰、李因的兰、梅扇面,以及董其昌、祝世禄、金农、梁同书、陈孚恩等名家书法作品将一一呈现在大美专场,以飨藏家。

 

618  高岑  溪山横艇图

设色纸本  立轴  215×96cm
备注:
钤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高岑》,P802,第7印。

 

金陵八家是清初活跃在南京地区的一大画派。八家之中,高岑当属龚贤之外综合绘画能力第一人,不但善制高头大轴,亦长于小幅之内营造天地,取景又多为南京周边土石相间的丘陵实景,所以顺理成章成为八家的代表人物。

 

本幅《溪山横艇图》是高岑艺术成熟期的精品,因它的尺幅几乎是现存作品中最大的而尤显珍贵。三段式构图融合高远、平远与深远透视,营造出一派中正气象,正是彼时金陵山水的时代特征,前代的吴门与松江,之后的扬州八怪,都不见气魄如斯。用笔则是高岑典型的长线条,准确勾勒,重山复水;一丝不乱中,了无匠气。近景湖中一舟自横,上面摆设着梅枝与杯盏,而下船游山的高士却不知去处。画上自题古树云封带雨烟,桃花源在别人间。碧落山窗松境外,半空飞泻经千年。石城高岑画并题。高岑融合了描述性的写实主义风格与古典的诗意感,把这种深山幽寂感营造得十分自然、中正、隽永而安静。

 

 

611  吕潜山水

水墨绫本  立轴  124x50cm


吕潜是移民中的士大夫,而非职业画家,但他几乎是金陵八家之外金陵派最重要的人物。

吕潜是四川遂宁人。崇祯朝进士,被授太常寺卿。明亡之后,吕潜流寓江浙四十余年,特别是扬州、南京一带留下了大量足迹,以诗文画艺和龚贤、王翚、毛奇龄等名士相交。

 

在绘画上,吕潜与龚贤共享着一种强烈的时代新风,清初既有天下二半的说法(龚贤号半千、吕潜号半隐)。吕潜晚年受龚贤的影响最大。这幅作于1687年的绫本山水,是吕潜66岁时候的作品,龚贤彼时69岁,已进入黑龚时间,但这幅吕潜还体现着白龚的特征,没有黑龚层层积染的笔墨语言营造出的逆光感,而显得较为舒淡、开阔,仿佛自题中所记的那样,这是写于一个春日的作品。建立这幅山水的笔法、树石造型以及苔点特征,都是非常开门的龚家面貌,尤其近景部分的笔墨质量之高,几乎可以乱真,难怪有学者认为龚贤的白龚是受吕潜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吕潜的后期则更多受到龚贤的影响。

 

 

607  王鉴  溪山幽居图

水墨纸本  立轴  23x21cm
出版:
1.《神州大观》续编第二集,1925年神州国光社出版,1925年。
2.《支那南画大成十一卷 山水》(一),日本兴文社出版,1936年。
3.《历代名画大观 山水册页》,P71,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4.《南画大成 山水一》第八册,P1827,广陵书社出版,2004年。
备注:
1.秦仲文题诗堂。
2.黄宾虹旧藏。


清初四王王鉴,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曾孙,家藏古今名迹甚富,丰富的家藏,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吴历齐名,并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成为画坛正宗。

 

据秦仲文题跋,这幅《溪山幽居图》山水小景原为黄宾虹旧藏,出版于《神州大观》,秦氏曾反复临习,后来于一机缘中购藏了这幅画。秦仲文是民国时期对四王研究最深的专家之一,反复临摹一幅小画,可见此作的代表性。

 

此画绘于乙卯(1675)年,彼时王鉴已经七十八岁。自从四十岁罢官归乡后,王鉴一直潜心绘事,在晚年攀上了山水的顶峰。虽小小一幅,亦金光直射十丈之外。王鉴此处用巨然的披麻皴,淡淡的渲染,和松润又坚实的笔墨构建出了那个时代至美的正统山水,无怪他在被尊为娄东派大师的同时,亦直接影响着王翚和虞山派的发展。

 

 

 

609  金农  墨竹

水墨纸本  立轴  112.5×29.5cm

出版:《金农书画编年图目下册》P182,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6月。
著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第十七册》P275,川2-096,文物出版社,1997年。
备注 
1.钤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金农》,P590,第29印。
2.宫尔铎鉴藏印。


金农被尊为扬州八怪第一,是因为他的文化修养赋予了其作品高出同辈的出尘韵味,成为文人可以赏玩的图像,就连郑板桥亦言扬州画好而金农最好。金农的绘画生涯,是从竹梅开始,到竹梅结束,因其曾说予初画梅竹,以梅竹为师,而最终金农以竹梅闻于天下,以至于今人忆起金农,便会想到他的竹梅。

 

本幅墨竹有俊俏的竹干,浓厚的墨叶,画于白纸上,体现出强烈的形式和颜色对比度,正是金农的标准面目。根据金农自题七言五代隃糜内库纸,开轩画竹云舒舒。莫将蒲苇轻相比,此是杨风子草书,本幅用纸贵为五代皇家的内库纸,而他把自己厚润繁密的竹叶比作五代杨凝式的草书,既是文人的自信,亦是以书入画的艺术宣言。

 

金农的花草,无论用笔如何简单,总能在和书法诗词的搭配上产生特别的构图享受,使其产生一种非常雅致的装饰感,如同在这幅墨竹中体现出来的那样。

 

 

620  郑板桥墨竹图

水墨纸本  镜心  106×46cm

出版:《中日古代书画遗珍》,P83,中国美院出版社,2011年。
展览:舜水流风中日古代书画遗珍展,余姚博物馆,2010年。
备注:萧平题签条。


同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曾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兼擅长诗与书。诗、书、画均旷世独立,时乃谓之三绝。此幅《墨竹图》秀逸天成,为其诗、书、画三绝得心之作。

 

 

615  李鱓  兰芝松石图

设色纸本  镜心  169×45cm
备注:钤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李鱓》,P390,第43印。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康熙五十年举人,曾为宫廷画家。后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触犯权贵,弃官为民,后在扬州卖画。擅画花卉虫鸟,初师蒋廷锡,画法工致;又师高其佩,进而趋向粗笔写意,并取法林良、徐谓、朱耷,落笔劲健,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而有气势,有时使用重色或彩墨结合,颇得天趣。因在扬州见石涛作品,风格一变,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622  袁江山水

设色纸本  立轴  122×50cm

 

得益于17世纪江南商业的发达,描写宫廷院落和世外仙山的装饰性青绿山水在扬州兴起。这类绘画带有宋代院画的特征,成为富商巨贾营建被重重花园围绕的府邸时,璧上的点睛之物。袁江、袁耀父子成为这场复古主义风尚中以超乎他人的绘画能力而成为翘楚。

袁江,字文涛,号岫泉,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他将雄伟壮阔的山色与富丽堂皇的楼阁,很好地融为一体,既精细入微,又气势磅礴,有力地提高了界画的表现能力,被推为清代界画第一。

 

本幅绘于1700年的法赵大年笔意山水,巧妙地运用袁江绘画两个标志性元素:界画建筑与鬼脸皴法,却非常自然地营造出不同寻常的文人画诗意色彩,令这件不可多得的作品,欣赏起来舒朗有致,使观者心境开阔。

 

 

 

 

623  袁耀五柳归庄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77×122cm
来源:苏富比纽约1989531日,拍卖编号5862,其后长期借藏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Iris & B. Gerald Cantor Center for Visual Arts美术馆。
备注:钤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袁耀》,P731,第34印。

 

袁耀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在袁耀的这幅大作上,每一个局部都被画家的巧思关照着。每一根松针,每一片柳叶,每一道湖波,乃至庭院地面的铺石,都纤毫毕现地提炼出来,又最终融入景像之中,合成一个完整的天地,让人近观远视都可入画,在山色湖光间上下徜徉。

 

袁耀的自题显示,本幅描绘的是五柳归庄的景象。五柳先生是陶渊明笔下的高士,袁耀把他描画成一个富有的文人,乘舟归来,还不及岸,亲眷家仆就迎出门来,在这美好的天地间迎接主人的到来。袁耀指出这是拟王维笔意的作品,王维是董其昌推崇的南宗文人画宗师。和他父亲一样,袁耀作为北宗画家也用这一幅比以往作品更加文人化的作品来回应了另一种时代风尚。

 

 

 

 

601 王云  山水图

设色纸本  扇面  18×50cm

出版:

1.《艺苑掇英》第六十五期,寒英馆藏历代书画专辑,P2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12月第一版。

2.《寒英馆珍藏集》P47,荣宝斋出版社,20163月版。

 

王云,扬州高邮人,字汉藻,擅楼台、人物。与王翬常往来,切磋技艺,为康熙年间名家,在江淮一带享有盛名。

 

此幅扇面作于王云64岁时,尺幅不大,确是致为秀雅的一件精品,只以淡墨小笔绘出一水两岸,却在近景的实处与远景的虚空间营造出无限的天地空阔感。从前景略施烘染的岩石开始,沿小径进入被枯树环抱的幽亭,从那里向后,骤然转向无边无际的水天一色,最后,艺术家让远岸落入氤氲的薄雾,秋江开阔、如梦如幻。

 

王云的笔触悠然而典雅,缓慢的行笔,笔力坚挺与松润相互渗透,使这幅作在工笔的精致感与写意的奔放性之间取得了完美的融合。

 

 

 

 

604  马守真  兰竹石图

水墨纸本  扇面  18×53cm

 

马守真,著名的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画兰造诣旷古烁今,堪称一绝,且她品性如兰一般圣洁,故有湘兰著称。在这幅可视为标准件的马湘兰上,可以见到一个既不恪守理法,亦不横生恣纵的女子;这是晚明的秦淮风气中,最上流的一路。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初夏,四十七岁的马守真在这张细腻的云母笺扇面上写下兰草两丛、兰花数朵、新篁一枝、幽石一方;上有画家自题:乙未首夏哉生魄(农历每月十六日)写,湘兰马守真;钤湘兰白文印。兰草全用双钩写出,用笔波磔中见风神流畅;叶片的正侧、翻转、穿插、避让处,交代的清清楚楚,前后关系丝毫不乱。数朵兰花娇态呼之欲出。背景的新篁亦别有韵致,小小一株却墨分五色,用丰富的弱对比,展现出竹叶明暗和层次。表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却又无任何柔弱之态。曹寅曾长跋马守真的兰花,有云兰仿子固(赵孟坚),竹法仲姬(管仲姬),俱能袭其韵能袭其韵,通其精神,是为艺术的最深的追求,此图对照,方知曹寅此言诚不谬也。

 

 

 

 

626  董其昌书法

水墨绫本  手卷  24.5×240cm

 

晚明书坛影响最大,开一代书风者首推董其昌,他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地位鲜有人可比。有明末四大书家邢张米董 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之称。

 

康熙皇帝对董其昌书法十分推崇:华亭董其昌书法,天资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拽,尤得天然之趣。董其昌书法,率意之作最为精彩。此幅董思翁摹晋人书帖五种书法手卷,墨在若离若合之间,所谓伯乐相马,重其神骏。

 

 

 

 

602  李因  梅花图

水墨金笺  镜心  15.5×47.5cm

 出版:《白云堂藏画画坛宗师黄君璧毕生收藏精粹》P224/225,台湾国泰美术馆,1982年。

 

李因,字是庵,号龛山逸史,晚号今生,明末清初女诗人、画家,工画山水、花鸟,疏爽隽逸,亦工诗,著有《竹笑轩吟草》等。

 

本幅黄君璧白云堂旧藏的梅花扇面,是李因五十岁时所画,彼时,李因的夫婿葛征奇已经逝去十五个年头。李因此间一直卖画为生。李因的画师法陈淳的水墨花鸟,曾用沉香木刻其雕像供奉。

 

这幅梅花,比李因早先的作品更加生辣拙朴。李因无论写诗作画,都鲜有女子娇柔的姿态。这个自比王维的女中丈夫,用更强的笔力涂抹出梅枝,展现着完完全全的文人式率意。

 

 

 

603  祝世禄  书法

水墨金笺  镜心  16×50cm

 出版:《白云堂藏画画坛宗师黄君璧毕生收藏精粹》,P220/221,台湾国泰美术馆,1982年。

 

祝世禄,字延之,号无功,又号石林。江西省德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7)进士,授休宁知县,任南科给事,尚宝司卿,工诗,善草书。

 

同为黄君璧白云堂旧藏的祝世禄《书法》扇面,是典型的晚明红金扇面,其上书写了五言自作诗一首,书法面貌上一反董其昌一派秀媚的时习,已是明末草书的痛快面貌。

 

明中期金陵书坛盛行尚意的审美风气,但到了万历时在祝世禄的影响下,转向了粗放的精神追求,讲究书法的。祝世禄工不如拙,整不如散的艺术理论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此后,万历至明末,书法风格演变进入了浪漫与狂放的大时代,出现了张瑞图、倪元璐、王铎、傅山为代表的大草书巨轴的时代高潮。


 



 

南京经典2018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20180720—21

 

拍卖时间20180722

 

展拍地点南京金奥费尔蒙酒店2楼金奥厅(江东中路333号)

 

 

拍卖专场

 

上午

禅画宗师——圆霖书画    0900

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  1000

艺术南京——南京顶级画家  1030

 

下午

中国书画  1300

两江师范   1430

大美——中国古代书画  1500

案上烟云——文房清供  1600

 

 

联系方式

 

手机:

王经理13337816040(古代与近现代书画)

赵经理15850589126(当代书画)

曹经理18795979081(瓷器杂项)

 

座机:025-83739073

 

客服QQ

2561140514(书画)

2943004695(瓷杂)

 

邮箱:njjdpm@njjdpm.com

 

官网:www.njjdpm.com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0号城市名人酒店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