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瓷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公众账号
njjdpm
联系电话
025-83739973-806
13390799973
经典新闻
南京经典秋拍 | 书华文萃”古籍善本专场

南京经典秋拍 | 书华文萃”古籍善本专场


 
 
南京经典2020秋季拍卖会将于2021年1月8日在南京城市名人酒店拉开帷幕!
 
届时将隆重推出《红色经典——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艺术》、《当代草圣——林散之 高二适书画》、《翰墨情缘——同一藏家 同一上款书画》、《江山多娇——新金陵画派》、《禅画宗师——圆霖书画》、《丹青集萃——中国名家书画》、《艺术南京——南京顶级画家》、《书华文萃——古籍善本》、《真实不虚——文人赏石》、《冰清玉翠——珠宝玉石》、《传世佳酿——陈年老酒》等专场,以惠藏家。
 
 
预展时间:2021年1月8日—9日
(9:00~18:00)
预展地点:南京城市名人酒店4楼、43楼
(中山北路30号)
 
拍卖时间:2021年1月10日(周日)
拍卖地点:南京城市名人酒店4楼
(中山北路30号)
 
09:00 | 书华文萃——古籍善本
10:00 | 真实不虚——文人赏石
11:00 | 冰清玉翠——珠宝玉石
11:30 | 传世佳酿——陈年老酒
 
13:00 | 翰墨情缘——同一藏家书画
14:00 | 江山多娇——新金陵画派
15:00 | 禅画宗师——圆霖书画
15:30 | 丹青集萃——中国名家书画
16:30 | 艺术南京——南京顶级画家
17:00 | 当代草圣——林散之 高二适书画
18:00 | 红色经典——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艺术

 
 
 
 
 
提别提示:
【经典拍】微信公众号线上拍卖同步进行
扫描上方图片二维码即可关注公众号

 


 
古籍善本拍卖在国内的出现相对较晚,相对于字画、瓷器等而言,它一直是艺术品拍卖范畴中的小众,但纵观收藏史,古籍善本的收藏无疑是象征着最高的文化趣味。
本次由南京经典携手萃文书局开创的“书华文萃”古籍善本拍卖专场,共征得拍品一百五十件,囊括了碑帖、明版、活字、印谱等多个门类。其中碑帖拓本更是本次专场的一大卖点。
碑帖拓本,是指各种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是诸多收藏品中的一个大类,也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脉。它集历史文献与书法艺术于一身,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及书画家竞相收集的艺术佳品。在清代收藏善本碑贴,更是代表了收藏的最高境界。善本碑帖的传世,使得许多散失毁坏的古代碑刻法帖得以留存。我们今天或许还能见到一些古代碑刻,但经过历代的战争、变革,以及自然灾害,大多已经损毁严重,字迹漫漶,并且禁止私人传拓,旧拓本的流传则愈显珍贵。
 
 
1 晋爨宝子碑
旧拓本
纸本 整纸 一张
鈐印:余氏孤赏斋所藏古籍
尺寸:156×58cm
提要:是碑为云南“二爨”之一,书体稚拙古朴,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其“端朴若古佛之容”,其碑文为研究少数民族提供了重要史料。碑立于东晋大享四年(405),乾隆四十三年(1778)出土于云南曲靖城南,咸丰二年(1852)移置城内,增刻曲靖知府邓尔恒的跋,记录了碑的出土及移置经过。拍品整纸未裁,拓制精良,保存完好。
 
4
郑文公上下碑
旧拓本
纸本 整纸 两张
尺寸不一
提要:是碑刻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年(511),记荥阳郑氏家族历史及郑羲生前事略,系北魏著名摩崖石刻。其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篆隶趣相辅,历代书法家皆视为极则。清包世臣在其《艺舟双楫·述书》中称:“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康有为更称之为“魏碑圆笔之极轨”。此碑宋载《金石录》,传无宋时拓本,自乾隆间始有拓本传世。此碑共有内容近同的上、下两碑。所见多下碑,此上下两碑皆全者,则颇为难得,且係整纸拓本,展阅宏伟,可见原碑精神。
 
10
唐八关斋会报德记碑
清拓本
纸本 经折装 一册
鈐印:余氏孤赏斋所藏古籍 余志基
尺寸:34×22cm
提要:是碑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立于大历七年(772),颜真卿撰并书。文革中被砸为数段,部份原石散佚。颜氏诸碑中,此碑拓本流传颇罕。
 
13
唐薛曜石淙山诗
旧拓本
纸本 经折装 一册
鈐印:余氏孤赏斋所藏古籍 余志基 赵地印信
尺寸:30×19.5cm
提要:是帖为唐久视元年(700)武则天率群臣巡游中岳嵩山,登封峻极后,避暑石淙河,在水漂石上大宴群臣时所作。武则天即兴作《夏日游石淙》诗一首,命从臣李显、李旦、武三思、狄仁杰、张易之、张昌宗、李峤、苏味道、姚元崇、阎朝隐、崔融、薛曜、徐彦伯、杨敬述、于季子和沈佺期等 16 人奉和诗,名为《侍游应制》。命薛曜书写,让良匠刻于崖壁上,通篇字体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开宋人“瘦金体”之先河。武则天在此宴请群臣一事,两唐《书武后本纪》失载,此碑可补其阙。诗作已收入《全唐诗》,刻本文字稍异,以碑刻为是。此本张易之诗中“帷宫”、杨敬述诗中“焜煌”等字皆清晰,当拓于乾嘉之间。淡墨精整,字口清晰,老装旧貌,品相上佳。
 
14
绛帖卷五
明拓本
纸本 经折装 一册
鈐印:余志基 余氏孤赏斋所藏古籍
尺寸:33.5×20cm
提要:是帖为北宋潘师旦汇刻丛帖,因刻于绛州故名,帖内集录宋以前之书法精品,参校《淳化阁帖》而多作增删,为歷代所重,与《淳化阁帖》、《大观帖》、《汝帖》并称为“四大名帖”。原本久佚,存世本分二十卷、十二卷系统。此系十二卷本,且为宋代原石所拓,非习见翻刻本,每卷首标题皆为隶书刻就,保存完好。
 
20
北魏石门铭
清拓本
纸本 整纸 一张
尺寸:209×165cm
提要:是碑为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书风超逸疏宕、舒展自然,康有为誉之为神品 : “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21
郑文公碑朱拓
旧拓本
纸本 整纸 一张
尺寸:269×116cm
提要:是碑又名《郑羲碑》。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511),系崖刻,共有内容近同的上、下两碑。上碑在山东平度县天柱山,下碑在掖县云峰山。此拍品为《郑文公上碑》,二十行,行五十字。书风、内容与云峰山《郑文公下碑》相同,唯字数较少,字体略小于下碑,又因地处危崖,传拓较少。是拓整纸托底,朱泥璀璨,锤拓精妙,品相佳。
 
22
唐伊阙佛龛碑
清拓本
纸本 整纸 一张
尺寸:300×170cm
提要:是碑于唐贞观十五年(641)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内,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此摩崖为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敬造。据欧阳修《集古录》记载,由岑文本撰,褚遂良书。为目前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也是中国石窟寺中现存最大的摩崖碑刻。其结体雄浑秀逸,笔力挺劲,端庄奇伟,气韵广博。康有为评其“清虚高简”,刘熙载高赞此碑“兼有欧虞之胜”,为初唐时期楷书的典范。拍品皮纸精拓,碑额并存,墨色古朴,字口清晰,整纸完好,颇为难得。气势宏伟,如临原碑,非剪裱本可比。
 
30
陈澹如题周齐侯钟
旧拓本
纸本 立轴 一件
尺寸:110×53cm
鈐印:澹如审定 觉盦 吴氏金石
提要:拍品为齐侯钟全形拓,陈澹如题名并释文,铭文作“齐侯作宝钟,用遗孝于其父母,用易多福,子孙万年永保用享”拓制精良,水墨淋漓。乳间、鼓部均饰蟠螭纹,器型精美,纹饰华丽。陈澹如(1884 ~ 1953),名履熙,字澹如,号觉庵、澹庐,晚称复恬居士。浙江嘉兴人。结识章太炎,研习《说文解字》。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书法擅隶篆,篆刻上通秦汉,近参浙皖,又善以拳刀刻竹。
 
31
谢立恒旧藏《龙门十五品》
清拓本
纸本 经折装 一函两册
尺寸:31×17cm
提要:拍品含龙门造像记中《杨大眼造像记》《元燮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优填王像记》《高树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贺兰汗造像记》《慈香造像记》《比丘道匠造像记》《太妃侯造像记》《郑长猷造像记》《长乐王邱穆陵亮夫人造象记》十五种。代表了龙门造像精华的“四大品”俱皆收录,且其中《魏灵藏》第三行腾空之“空”字右上稍损,光绪间拓本下半已泐,故此本拓于嘉道间。龙门诸品多拓于晚清,此嘉道间拓本,颇为难得。《始平公》为铲底后较初拓本,《孙秋生》为道咸间拓本,《邱穆陵亮夫人造象记》为道光间拓本。原装旧裱,捶拓精良。谢钟英 (1855—1901) 常州人。清光绪举人。光绪十七年应台湾巡抚邵友濂之聘,前往帮助整理台南盐务。
 
32
张廷济 曾纪泽递藏《龙藏寺碑》
清嘉道间拓本
纸本 经折装 一册
尺寸:30.5×16.5cm
鈐印:张廷济印 曾纪泽印 毅勇嗣侯印章
提要:是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隋开皇六年(586)立于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阁东侧。书法上承南北朝,下开初唐,结体朴拙,方正有致。被王国维誉为“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此碑长期淹没无闻,乾嘉以降,碑学复兴,方为书家表出,故早期拓本流传不多。拍品碑阳、碑额俱全,首行“不毁”之“毁”字,第三行“释迦文”之“迦”字完好,依校碑字决,为道光间拓本。张廷济、曾纪泽递藏,淡墨精拓,木夹原装,品相上佳,实为珍本。张廷济(1768-1848),字顺安,号叔未。浙江嘉兴人。精金石考据之学,尤擅文物鉴赏。收藏鼎彝、碑版甚多。著有《清仪阁金石题识》等。曾纪泽(1839 ~ 1890),字劼刚,号润民,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之子。官至户部左侍郎。学贯中西,著有《佩文韵来古编》《群经说》等。
 
34
俞樾 张祖翼旧藏兰亭修禊图
旧拓本
纸本 卷子装 一卷
尺寸:32×1500cm
钤印:张祖翼印 俞樾长寿
提要:王羲之《兰亭序》素称法帖第一,此拓本首存李公麟制兰亭修禊图卷,其上端刻有柳公权得群贤诗二十余首,后附孙绰撰《后序》及柳公权、米芾、宋高宗、赵孟俯诸跋,节录《法书要录》、王明清《挥麈录》、姜夔《禊帖偏旁考》等跋文。卷末刻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益王潢南道人跋语。浓淡墨相间拓,绫面旧装。张祖翼(1849-1917),字逖先,号磊盫,又号磊龛、濠庐。因寓居无锡,又号梁溪坐观老人,安徽桐城人。近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收藏家。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省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