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
水墨紙本 立軸
釋文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款識 長德先生,于右任。
鈐印 右任(朱)
出版 1.《于右任書法集》P62,台灣文沛美術出版社,1990年。
2.《于右任條幅橫幅集錦》,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
3.《草聖于右任墨跡》P162,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
于右任,陝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誘人,號髯翁、太平老人,曾用名劉學裕、原春雨等,筆名右任、騷心、大風、半哭半笑樓主、關西余子等,被尊稱為「右老」。中國近現代教育家、書法家、詩人,景星學社社員。于右任在辛亥革命、護法運動、國共合作等事件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堪稱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驅,曾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34年之久。他一生參與創辦、改建了渭北師範學校、復旦公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學校,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于右任善書法,喜作詩,尤善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民國四大書法家,其為:楷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輯有《標準草書》《右任文存》《右任詩存》《右任墨存》《牧羊兒的自述》等。
此作屬于右任先生一九六〇年八十歲後所書,摘陳子昂詩一首書贈長德先生。此時右老雖已至暮年,筆力尚健,中鋒用筆,沉穩活潑,字法簡潔,縱橫得體。糅合隸、行、權多種書體於草書,此時已愈至高境界,儒雅秀美之氣更佳,雖信手拈來,皆能如意,乃後世之楷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