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
水墨绫本 镜心 【款 识】 (一)细细叶,踈踈节,雪压不垂,风吹不折。板桥。
(二)叶长则花少,叶短则花多,比上有余不足,英雄豪杰如何?板桥画并题。
【钤 印】 (一)郑燮印(白)
(二)郑燮印(白) 俗事(朱)
【鉴藏印】 海陵谭氏家藏(白) 灌云汪乐盦鉴赏章(朱)
【说 明】“海陵谭氏家藏”为谭组云鉴藏印。
谭组云(1876—1949),名德钟,字组云,晚号海陵老人,近代杰出书法家。收藏甚丰。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按 语】 郑板桥独步清中扬州画坛的法宝,是他的兰、竹,配上自创的“六分半书”。
板桥的兰、竹,通常见于大立轴全景式构图,局部取景至为罕见,而板桥所用画材多为纸本,如这两开绘于板绫上者则更为稀有。
此两幅精品,一绘兰,一绘竹,皆局部小景,却别开生面,营造出迥别于大幅立轴的小雅之境,仿佛临窗借观,忘却天地,与这一缕风、一丛兰、一支竹独处而悠然自在。尤其那一幅竹,风的速度和压力,都借竹叶的微妙动势而显露,由小见大,如入实境,实非大家而不能为之。板桥以楷、隶为主,融合草、篆的招牌“六分半书”题诗于兰竹之下,乃是其开门的乱石铺街风度。尤其那一幅兰草中,小字跌宕而优雅、从容,看似无心插柳,却成就了画面不可或缺的生动。
八怪的画作多因常年装点盐商家宅四壁而斑驳破损,而此二幅却无一丝破损、缺失,宝光温润,殊为不易。从画的形式、内容、材质和保存状态,此二幅兰竹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识者宝之。
|